
想要找两只设计不一样,却能互相搭配的情侣对表?何不先从一些男女都喜欢的腕表系列着手?
TEXT 真挚

台湾艺人陈妍希和中国艺人陈晓的婚礼请柬照片上,两人穿着黑白服装,各戴着一只Cartier(卡地亚)的Clé de Cartier系列腕表。
一样Cartier风格的表盘设计(银色透明扭索雕纹、阳光射线纹饰、罗马数字时标、蓝刚剑形指针),他的表壳尺寸较大,配以黑色皮革表带;她的表壳尺寸较小,镶钻,配以梅红色皮革表带。两只表看来是一对十分相配的情侣表。
腕表系列名称中的Clé,是法文,钥匙之意,似乎有“打开你我心门”的意思,更是贴切了。
很多品牌会特别推出一大一小同样款式(一般上表带或表链也都完全一样)的男女对表,两只表一起卖。陈陈所带的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表,却是对上了的“绝配”。
想要挑选对表,却不想完全一样——我们是一对,很爱对方,所以彼此要给对方“做自己的空间”,有些各自的精彩,可以考虑一些男女都爱的品牌系列。
一起翻转
最先想到的,是Jaeger-LeCoultre(积家)的Reverso翻转系列。
Reverso今年庆祝面世85周年,向来是男士和女士都爱的系列。其实,第一次认识积家这个品牌,正是因为受访的一对夫妇告诉我,他们结婚周年庆时买了两只Reverso,在可翻转一面刻上彼此的“爱的宣言”。
Reverso有双面表盘款式,也有一面表盘另一面是整面可刻字或雕刻图案的背盖,这对夫妇买的是后者。Reverso的一些双表盘款式,有黑夜白昼的设计,即使两人买了一样的款式,一起戴着时也还可以同中求异,多有情趣。别人说“白天不懂夜的黑”,回他“我们白天黑夜都一起”。
Reverso的出现,原是因为马球运动员希望打球时可保护戴着的腕表,而有了这样“翻转过来就可以安心打球”的设计。一开始纯粹为男士设计的腕表,因为独特,而且长方形状戴在男女腕上都好看,如今早已是大多数男女表迷(从开始爱表者到鉴赏家)都必须拥有的腕表。
有纯男装,也有纯女装。品牌85年来推出了非常多设计,即使选择设计很不一样的男女装表,但因为可翻转和长方形状两大特色,所以非常容易配对。
形影随行
Audemars Piguet(爱彼)的Royal Oak(皇家橡树)系列,也是男女表迷的必选之一。Royal Oak的标志性等边八角形状,随整体设计风格而多变,可以很男人,也可以很女人,面面俱到;即使女性戴男装表,也会令人觉得是彰显现代女性的独立性格。
一对情侣,戴上不同设计的Royal Oak,八角形状就是两人“心心相印”的模子。形状对上的还有Franck Muller(法穆兰)。Franck Muller腕表的设计,很有自家味道:酒桶形表体、夸张的数字刻度,一里之外(也夸张一下)就可以叫出腕表品牌。
Franck Muller也有少数圆形和方形,或数字刻度低调的款式,要说的是其典型设计。强烈的设计特色,很容易就可以让你选到一对看来不同,却也神似的对表。不是说非常恩爱的情人,久了样子都有几分相似吗?
金桥连心
另一个男女都爱的系列,是Corum(昆仑)的Golden Bridge(金桥)系列。金桥,因为腕表的机芯只在12点和6点位置与表壳相连,有如一道桥。
表盘上,可清楚看到立体长形金桥,由长形机芯组成。这个长形机芯,在表坛堪称独一无二。制表师在长方形六面体空间中,容入百多个机械零件。喜欢机械或不喜欢机芯的人,第一眼都会轻易被金桥系列的机械之美震慑。
他戴她也戴,老套来说就是“金桥连心”,也有如七夕传说中的喜鹊搭桥,但不必一年一次,每天都心连心。又老套了,对不起。但美丽的爱情本就老土啊!
金桥系列分男装和女装,女装就称Miss Golden Bridge。因为那道桥太显眼,一定是人家目光所聚焦之处,所以任何一对男女装腕表放一起,在外观上都有共同之处,都能够配成好看的一对。
金桥系列表壳主要是酒桶形,也有长方形和圆形。即使两只表壳形状不同,仍会是很好的配搭。
中性设计
不想选择传统对表,又嫌“阴阳协调”的男女装设计不容易配对的话,可以干脆选两只男装表。反正,女性戴男装表早就很普遍。或者取巧,从中性(不划分男装或女装)的腕表群中选择。
马上想到IWC(万国)于2014年推出的Portofino Midsize系列腕表。这个以往“只做男人的腕表”的品牌,当年特别找了中国女星周迅、奥斯卡影后Cate Blanchett、英国影视演员Emily Blunt以帅气打扮,与男明星Christoph Waltz和Ewan McGregor,戴着此系列的不同款式腕表拍摄广告。
这类同样系列同样大小款式的腕表,要从中选出搭配的对表,应该很简单。
初恋情人,共选对表,只要彼此之间的感情不潜藏什么大问题(而大吵一顿)的话,应该能增进彼此感情吧?老来,看着腕上的时间证物,想到当初那段黄金时光,应该是很甜蜜的。
用时计,捉住两人共有的美好时光;虽然戴对表对一些人来说略嫌老套,却很值得一做再做。
原文载于9月号《品Prestige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