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号《品》主题:Fight Club硬碰硬。如果腕表是男人,我们不看出生背景(品牌历史)、俊俏容貌(表壳表盘)、学识涵养(机芯设计),而是把腕表摆上战斗俱乐部的擂台,来一场男子汉大比拼,谁才是最tough(刚强)的那一个?

TEXT 黄瀚铭

公平起见,我们不妨把这场擂台赛分成两个不同面向来讨论:外壳坚硬度、撞击力承受度。

耐磨耐刮

一枚腕表要耐磨耐刮,讲求的是坚硬度。衡量坚硬度,有很多方法。衡量宝石的硬度,使用的是莫氏硬度;钟表工业则流行使用维氏硬度(Vickers Hardness,单位以HV表示)来衡量表壳材质的硬度,数值越高,代表越坚硬。

维氏硬度的测定原理,是根据压痕单 位面积上的载荷来计算硬度值,其压头是正四棱锥体的金刚石。

316L钢的硬度,介于150至200HV 之间。钛金达350HV。18K金的硬度, 介于逾100至200HV之间,不同含金量 (14K、18K)的白金、黄金、玫瑰金各不 相同。

以耐磨耐刮风靡表坛的陶瓷,硬度为 1200HV。近几年也开始有腕表品牌以蓝 宝石水晶打造整个表壳。蓝宝石水晶的硬 度高达2200HV,制作难度更大。而世界 最坚硬的天然物质钻石,若以维氏硬度衡 量,则为10,000HV。

说了那么多,哪一款表的表壳是有史 以来最为坚硬的呢?我所找到的记录,是 Rado雷达表于2002年推出的V10K腕表。

Rado利用纳米技术,研发一种超硬 的纳米晶形材料High-Tech Diamond,硬 度高达10,000HK,达到和钻石一样的硬 度等级。可惜,这款腕表已经停产。

不过,Rado研发的其他材质如高科技陶瓷、Ceramos碳化钛金属陶瓷,也非常坚硬,常见于Rado的各种表款。

Rado今年首次采用高科技陶瓷,打造广受欢迎的Captain Cook腕表系列。
SINN的U1 DS腕表,表壳与表冠采用德国潜艇精钢,耐海水腐蚀并高度防磁。表壳与表 圈外层还经过TEGIMENT技术处理,硬度达到1500HV。

以耐磨耐刮来说,陶瓷腕表其实已经非常具有此能耐。一枚高科技陶瓷制作的腕表,一般人日常佩戴,戴几十年,依然光亮如新。同样以高科技陶瓷闻名世界的 Chanel香奈儿J12系列腕表,就是最佳铁证之一。

德国品牌Sinn,则以TEGIMENT技术处理表壳。TEGIMENT是一种将碳纤维和不锈钢结合的技术,经过此技术处理的表壳,硬度可达1500HV。

IWC万国表新研发的Ceratanium瓷化钛金属,也是不容小觑的超硬材质,硬度高达1300HV。这种材质既有陶瓷耐磨耐刮,也有钛金轻盈且不易脆裂的特性,可说结合了陶瓷和钛金的优点。

如果喜欢贵重金属(也就是金),那么不可错过Hublot宇舶的Magic Gold。

刚才讲过,金是很软的物质,用来制作珠宝的18K金(75%含金量),加入其他金属,就是为了增加其硬度。即便如此,18K金的硬度也只有逾100至 200HV。但是,由Hublot耗时多年研发出来的Magic Gold,含金量保持在18K,硬度却大大提升至1000HV。

江湖谣传,Hublot的科研部耗费了约 20公斤的黄金,历时多年,才研究出这种号称不会被刮花的金属。其秘诀便是,在18K的金里加入陶瓷。

关于表壳材质硬度,最后还要做一些补充说明。第一,以上所比较的,只是各种材质的硬度,但硬度不等于脆性。因此硬度高的表壳,虽能抵抗被刮伤,但若被过大的外力撞击,则可能脆裂。

第二,近年表坛出现许多号称硬度高的新型材质,却不一定提供硬度的数据。这篇文章只列出能找到具体硬度,并值得注意的材质。

Chanel去年推出的J12 X-RAY腕表,表壳、表链,甚至连机芯主夹板、分针表桥和齿轮表 桥,都以蓝宝石水晶打造。蓝宝石水晶硬度高达2200HV,用来打造表壳极为困难。

承受冲击

腕表要以“超耐用”称誉,单靠外壳坚硬无比是不够的。

一枚机械表最脆弱也最珍贵的,其实是机芯。不少不明就里的人戴着机械表进行激烈运动,结果一场球赛下来,机芯承受不了过大冲击力,故障了。所以,一枚腕表能承受冲击的能力,绝对重要。

在腕表界,G-force(也就是重力,缩写为g)被用来衡量腕表可承受的冲击力,这是移动或改变切线,或加速度与减速度时承受力道的单位。

专注于研发抗冲击腕表的高级品牌, 非常少。Casio卡西欧的G-Shock家喻户晓,但那是电子表。和机械表较量?苹果与玫瑰,不能放在同一类相比。

在机械表品牌当中,Richard Mille 是佼佼者。其RM 27-04 Tourbillon Rafael Nadal陀飞轮腕表,就能承受超过12,000g的冲击力,傲视表坛。

不过,本文要讨论的抗冲击腕表不是来自Richard Mille,而是IWC。在今年的钟表与奇迹线上表展,IWC首次推出一款堪称划时代的Shock Absorber XPL腕表。 经过剑桥大学Cavendish Laboratory实验室验证,此表能抵御超过30,000g的重力,高了竞争者不止一倍。

Hublot独家专利Magic Gold打造的Big Bang MP-11腕表,将珍贵但柔软的18K黄金 硬度提升到1000HV。
IWC今年推出的Shock Absorber XPL,能抵御超过30,000G的重力,抗冲击力在整个表 坛数一数二。外壳以Ceratanium瓷化钛金属制造,不易脆裂,硬度高达1300HV。

不过,本文要讨论的抗冲击腕表不是来自Richard Mille,而是IWC。在今年的钟表与奇迹线上表展,IWC首次推出一款堪称划时代的Shock Absorber XPL腕表。 经过剑桥大学Cavendish Laboratory实验室验证,此表能抵御超过30,000g的重力,高了竞争者不止一倍。

Shock Absorber XPL配备了耗时八年研发而成的SPRIN-g PROTECT减震系统。 这个装置以一种悬臂式弹簧为基础,使机芯悬挂于表壳内。特殊设计的弹簧,可在腕表受到冲击时,将压力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腕表空间。

减震系统的材质,用上了大块金属玻璃(Bulk Metallic Glass,BMG)。这种金属玻璃无固定形状的微观结构,使其弹性有了大幅提升。超轻的钛金属表壳衬圈,则进一步减轻减震系统的重量。

重量是抗冲击能力的关键,因此IWC 特别研发了轻量级32115型机芯。夹板等部件采用的,也是轻盈又坚固的高科技铝合金。虽然并无复杂功能,但这款机芯的动力储备,高达120小时。表壳也毫不逊色,使用的材质正是上面介绍过的 Ceratanium瓷化钛金属。这款耐撞又耐刮的腕表,一年只限量制作10枚。

 

节选自2021年8月份《品》杂志

黄瀚铭

Watches & Jewellery Editor

年纪一把,顽童一个。来自马来西亚,意见多多,什么都有兴趣,社论、影评、时尚、旅游等等文章,什么都写。《星洲日报》、《女友》、《Icon》、《Citta Bella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等马来西亚各大报章和杂志,都能找到他的文章。虽然近年专注写腕表和珠宝,他却浑然不觉枯燥,因为在高级制表和珠宝上,他找到艺术、设计、文化、历史、经济、科技,以及数不清的美丽故事。


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
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

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

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

Never miss an update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.

No Thanks
You’re all set

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