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纷乱世局里,我们需要钟表敲出的暮鼓晨钟,沉淀心灵,让清亮的音乐拯救世界。
TEXT 黄瀚铭
三问、万年历和陀飞轮,并称三大复杂功能。这三大复杂功能当中,万年历和陀飞轮比较常见,而三问功能向来极为罕见。我想,三问表比较不受消费者青睐,原因不外乎两个。
一是实用性;万年历无须每个月调校日期,陀飞轮增加了精确度,而三问报时要来何用呢?要在黑暗中知道时间,买一枚拥有夜光功能的腕表就好了啊!
另一个原因更直接,三问表的制作难度其实比万年历和陀飞轮更高,价格当然更贵,有能力拥有的消费者更少。
无论是在整点整刻自动报时的大自鸣,或每逢整点自动报时的小自鸣,或须人为启动才会报时的三问,背后的制作原理其实一样:需要音锤与音簧进行打钟(chiming)。大自鸣和小自鸣需要更大动力去维持钟表运作,制作上更为困难,所以这两种功能比起三问罕见。还有闹铃功能,也属于打钟类型的功能。
在过去的一年里,表坛诚然因为疫情而放缓脚步。不过,令人惊喜的是,拥有打钟功能的腕表,似乎异常受到重视。
去年4月份,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率先以La Musique du Temps(乐动时光)为主题,推出两款拥有打钟功能的超级复杂腕表。Jaeger-LeCoultre积家也在推出了拥有三问功能的Master Grande Tradition Grande Complication之后,分别在Polaris和Master Control两个系列加入具备闹铃功能的表款,提醒表迷,该品牌也是Sound Maker(声音制造者)。
后来,Audemars Piguet爱彼也推出了CODE 11.59 Grande Sonnerie Carillon Supersonnerie大自鸣腕表。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因受疫情影响,过去一年推出的新表款屈指可数,但当中就包括了两款拥有打钟功能的腕表。
A. Lange & Söhne朗格、Cartier卡地亚等等拥有高级能力的品牌,也都没有在这场打钟之战里缺席,连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也推出能奏出整段音乐的腕表。
这样的势头,实在令人振奋:看来,打钟表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啊!
三枚音锤三问表
Bvlgari去年一口气推出了玫瑰金版的三问表Octo Finissimo Minute Repeater,以及号称世界最薄的女装三问表Divas’ Dream Minute Repeater Malachite。在今年1月份的LVMH Watch Week线上表展,Bvlgari再次带来三音锤的Octo Roma Carillon Tourbillon三问表。

这款全新的Octo Roma Carillon Tourbillon结合了陀飞轮与三问功能,是Bvlgari今年的明星表款,里头搭载全新开发的BVL428手上链机芯,共有432个零件,包括三个音锤,敲出丰富的钟声。工程团队设计机芯时,最优先的考量便是音色与音质。
从腕表正面9点至10点钟的位置,可看到两个音锤。另一音锤隐藏在其中一枚音锤正下方,当三问功能动起来时才能看到。陀飞轮出现在6点钟位置。表桥设计得像铁栅栏,模样颇不寻常。镂空表桥的目的,原来是让声音更有效地传递出去。三枚音锤由人手在900°C的高温中定形,经冷却后再送入500度的烤炉中烧烤,以令金属发出水晶般的共鸣。
表壳直径44毫米,采用黑色DLC涂层钛金制造,此金属令声音的扩散更清晰。腕表还有一个镂空中层表壳,同样用钛金制造,增加声音强度。限量推出15枚。
我在线上记者会访问Bvlgari的首席腕表设计师Fabrizio Buonamassa Stigliani时,问他Bvlgari团队为何耗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开发打钟腕表?他说,这其实是Bvlgari的历史传承。
“目前,有能力通过自家工坊研发与自制打钟腕表的钟表品牌仅有五到六家,Bvlgari是其中之一。我们出过很多打钟表,包括打破世界最薄三问表记录的Octo Finissimo Minute Repeater、复杂的Octo Grande Sonnerie Perpetual Calendar等等。今天,打钟表是表坛很强的趋势,但我们早在30至35年前就开始在做这件事了。”
大小自鸣陀飞轮
论起打钟功能,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可谓老祖宗,早在1839年成立之初,就已制作拥有二问功能(启动后能打钟报出时与刻)的时计。1845年,该品牌已有能力制作三问怀表。
去年7月份,Patek Philippe在全无预警之下,一次过推出三款大复杂腕表,当中就包括Ref.5303R-001腕表。这表款集合了三问与陀飞轮两项复杂功能,还将机芯赤裸裸展露人前,从腕表正面,即可欣赏经过人手精心打磨的机芯零件,以及机芯完美的运作。采用RTO27PS手上链机芯,并第一次将三问报时的装置从腕表底部搬到了顶部,因此从正面即可看到音锤敲打音簧的精彩表演。

去年11月份推出的Grande Sonnerie 6310P大自鸣腕表,更是近代重量级的打钟腕表作品。大自鸣耗费巨大的动力,制作更为困难,之前只出现在Patek Philippe的限量超级腕表里(如价格250万瑞士法郎的Grandmaster Chime 5175)。而6310P,则是Patek Philippe首次在常规系列搭载大自鸣功能的表款。
其实,除了大自鸣,6310P还有小自鸣和三问功能。这三种功能,能通过表壳6点钟位置的一个滑杆自由切换。当切换到静音功能时,就意味着腕表不会自动报时,但表主可以随时启动三问报时功能。
将大自鸣装置与动力传输系统完全隔绝,从而消除大自鸣装置消耗能量,是Patek Philippe的专利设计。此外,利用一根叉杆和一个滑块开关,就能切换大自鸣、小自鸣和静音三种模式,也是另一个专利设计。此外,此款腕表还有一个小惊喜:6点钟位置的瞬跳小秒针。这个装置并非采用跳动弹簧,而是采用秒轮和释放叉杆,令秒针以每秒一跳的速度走动。此设计亦已获得专利。
6310P搭载的GS36-750PSIRM机芯,配有双发条盒,一个用于走时,可提供72小时的动力储备。用于报时的发条盒,可以在自动报时的状态下,提供24小时动力。此款机芯零件高达703个,但表壳直径仅44.8毫米,厚仅12毫米,佩戴起来毫不突兀,是一般男性可驾驭的尺寸。
以上两个原因,都令此款腕表更适合日常佩戴,我想,这也是Patek Philippe开始在常规系列植入大小自鸣的原因;近年在打钟功能上的创建,也奠定了其难以动摇的江湖地位。
透视机芯好神秘

谈论三问表,少不了要介绍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 Minute Repeater Mysterious Double Tourbillon腕表。这款腕表减去了表盘,可以完完全全地看清楚双陀飞轮与三问装置。音锤与音簧,也是从正面即可看见。这腕表还拥有天体恒定重心装置(Astrorégulateur)。不过,最令人着迷的是,仿佛并不和主体机芯链节,独自悬浮于透明小窗口里的神秘双陀飞轮。陀飞轮每60秒旋转一圈,陀飞轮之上的蓝宝石水晶圆盘,则每五分钟转动一圈,好似魔法,非常神奇。清脆的打钟声,再加上这么奇幻的视觉效果,为玩表人带来有趣的神秘体验。
整段乐章任人听
去年本刊推选2020年十大最值得购买与收藏的腕表,Van Cleef & Arpels全新研发的Lady Arpels Ballerines Musicales音乐腕表位列其一。这么快就再次重提,是因为要谈论近期推出的打钟腕表,实在无法略过此一系列三款的重量级作品。

Lady Arpels Ballerines Musicales不是自鸣或三问表,无法报时,它却可以奏出一整段乐曲。这种腕表,我们就姑且称之为音乐表吧!
音乐表比自鸣表及三问表还要罕见很多倍,但也不是史无前例。Ulysse Nardin雅典的Stranger、Girard Perregaux芝柏的Opera3、Breguet宝玑的7800,都出过音乐表。其原理和音乐盒一样,用一排音梳及一个转动的凸点圆盘,奏出音乐。
比起上述音乐表,Van Cleef & Arpels的Lady Arpels Ballerines Musicales又更进一步。此系列腕表除了有一组音梳和音盘,亦有三组音锤和音簧(没错,就是三问或自鸣表会出现的打钟装置)。
为何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组合?音梳和音盘奏出的音符轻盈短促,像音乐盒;而音锤与音簧敲出的音符则绵长悠扬,像编钟。两种装置巧妙合作,奏出的乐曲音色丰富,长短有致,层次分明。
Ballerines Musicales一出就是三个款式,分别能演奏出约20至25秒的旋律。祖母绿款演奏福蕾的“Pelléaset Mélisande Op.80”,白钻款演奏斯特拉文斯基的“Capricci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”,红宝石演奏柴可夫斯基的“Symphony No.3”。
按下启动键时,表盘缓缓转动,帷幕后露出彩绘芭蕾舞者的曼妙身影。除了音乐,整枚腕表的宝石镶嵌、珐琅彩绘等工艺,也是精彩绝伦。表壳结构、宝石镶嵌等等,都以声音传递为主要设计考量。
至于时间显示,则被压缩成一行细细的小时刻度,指针化成小星星以逆跳(retrograde)方式走时。这个安排当然是为了让位给音乐和装饰工艺。有了这么精彩的表演,谁还在乎时间的流逝?
独树一帜十进制
A. Lange & Söhne的Zeitwerk Minute Repeater三问表,在表迷心中有特殊地位。首先,A. Lange & Söhne的三问装置采用十进制(分钟打鸣时,每打一下代表10分钟),而非一般常见的以刻钟(15分钟)为单位。第二,这是世界首款结合跳时显示(jumping hour)和十进制三问功能的腕表。

Zeitwerk Minute Repeater于2015年首次面世。2020年推出的新款,采用直径44.2毫米白金表壳。从正面即可看到的两枚大音锤,坐落在小时与分钟视窗下方,一左一右,完美对称。再加上深蓝色表盘和德国银桥板,整个面盘显得干净大气,却也充满趣味,像个会抖动羽毛的猫头鹰。限量推出30枚。
珐琅装饰大自鸣
去年推出大自鸣表的,还有Audemars Piguet。千万不要以为一连看到两款大自鸣腕表,就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。事实上,大自鸣腕表是非常珍罕的。表坛两大品牌耗费大量心力推出大自鸣腕表,只能说明打钟腕表在近年多么受重视。

Audemars Piguet CODE 11.59 Grande Sonnerie Carillon Supersonnerie只有两个指针,外形清新靓丽,表盘采用大明火金片珐琅制作,表盘图案是一颗颗活泼又梦幻泡泡。初见这腕表,实在很难将它和机械表顶尖功能大自鸣联想一起。表盘装饰出自珐琅工艺大师Anita Porchet之手,本身就已极具收藏价值。
这款腕表采用Cal.2956机芯,其前身是Cal.2890。新机芯改进的部分除了无卡度游丝摆轮,最重要部分是其声音传导结构,令报时的音质传导更响亮,更清透。这个结构是品牌和卢森瑞士理工学院(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)耗时八年的研究成果。据新闻稿表示,其报时音量可达一般三问表的十倍。
这款腕表也能进行大自鸣、小自鸣和静音的切换。机芯零件共498个,包括了三个音锤,能敲出三种声调,奏出教堂钟声的音乐。至于表壳直径,仅41毫米。
时尚三问陀飞轮
没有看错,连Hermès爱马仕这个以优雅风格著称的品牌,也加入了这场三问表擂台。Hermès于2013年第一次推出陀飞轮腕表Arceau Lift,去年推出的Arceau Lift Tourbillon Répétition Minutes腕表,则一次过结合陀飞轮加三问,充分展现其在高级制表界争雄的企图心。

这新腕表有玫瑰金款和白金款,两个款式都是至臻孤品。腕表的表盘有个马头形状的镂空设计,马头之下露出部分机芯。近马颈处则有一个陀飞轮。陀飞轮框架呈现双H造型,是Hermès辨识度极高的品牌符号。
恶魔之声粗犷风
最后要介绍的三问表,来自Roger Dubuis罗杰杜彼。说起三问表这个古老工艺,一般人或会联想到燕尾服绅士、歌剧、教堂这些古典而优雅的画面。Roger Dubuis这个品牌则走阳刚粗犷路线,给予的画面是超级跑车、摩天大楼。

Roger Dubuis推出Excalibur Diabolus in Machina三问表,果然有变形金刚唱起意大利歌剧的感觉。CarTech Micro-Melt BioDur CCMTM钴铬钼合金表壳、表圈和表冠、机芯和板桥镂空、抛光时标涂上SLN夜光涂层,给人太空科技的感觉。
一般三问表敲出的音调,组合起来非常和谐悦耳,像教堂钟声。而这款三问表最大的特色,在于其奏出的音调为相距三全音的C调和降G调。对古典音乐及和弦乐理有认识的朋友,知道这种音程被称为“恶魔之声”,令人产生惶惑与不安的情绪,常被电影当成坏人及魔鬼出场时的配乐。腕表的名字Diabolus in Machina,便是拉丁语恶魔之声的意思。
RD107机芯除了有三问功能,亦有飞行陀飞轮。报时按钮设有“all or nothing”装置,只有完全按下按钮,报时机制才会被触发。这种机制是为了避免意外触发或报时不完整。
Roger Dubuis去年还特别推出了一款Excalibur Spider Unique Series腕表,同样是三问加飞行陀飞轮。碳纤维表壳、星形陀飞轮框架,以及墨黑与荧光绿的配色,感觉更加酷炫,完全展现“用另一种美学表现三问表”的可能性。
今年4月份,许多品牌将会在表展释出大量新品,里头应该也会涵盖不少打钟功能的腕表。
为何打钟功能会成为高级制表的趋势呢?或许这只是一个美丽巧合。或许随着消费者对高级钟表的知识渐渐提升,除了陀飞轮之外,也开始认识了打钟功能。但我想,在这个人心浮躁的乱纷纷世界局势里,我们正好需要一些清越、动听的铃声来沉淀心灵。所谓暮鼓晨钟,大概便是这个意思吧!
继续看